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网络工程专业知识和思想,掌握网络工程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网络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良好的工程师素养与职业发展潜力,可快速适应业界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训练,具有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应获得知识、能力及素质多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
|
|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知识及能力:
1、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国家意识与国际化视野,遵纪守法、正直诚信,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能力;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3、掌握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具有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能力;
4、掌握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进行网络服务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开发;
5、了解国家信息产业化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
6、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及自学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四、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通信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原理与技术、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网络管理技术、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岗位实习、专业认证、企业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导论实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数字逻辑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无线网络原理与技术实验、网络协议分析实验、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实验、网络管理技术实验、信息与网络安全实验等。
主要课程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导论》课程设计、《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等。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类别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915 |
35.2% |
43 |
24.4% |
选修 |
128 |
4.9% |
8 |
4.5% |
|
学科教育课程 |
必修 |
981 |
37.7% |
57 |
32.4% |
选修 |
496 |
19.1% |
31 |
17.6% |
|
实践教育课程 |
必修、选修 |
80 |
3.1% |
37 |
21.0% |
合 计 |
2600 |
100% |
176 |
100% |
九、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周数 |
学时分配 |
学期 |
考核形式 |
||||
讲授 |
实验 |
实践 |
考查 |
考试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部分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3 |
54 |
14 |
42 |
|
12 |
1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2 |
36 |
17 |
34 |
|
2 |
2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3 |
54 |
17 |
51 |
|
3 |
3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
3 |
3 |
54 |
17 |
51 |
|
3 |
4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
3 |
3 |
54 |
17 |
51 |
|
3 |
5 |
√ |
|
||
大学语文 |
3 |
3 |
51 |
17 |
34 |
|
17 |
2 |
|
√ |
||
大学英语1 |
4 |
4 |
56 |
14 |
56 |
|
|
1 |
|
√ |
||
大学英语2 |
4 |
4 |
68 |
17 |
68 |
|
|
2 |
|
√ |
||
大学英语3 |
4 |
4 |
68 |
17 |
68 |
|
|
3 |
|
√ |
||
大学英语4 |
4 |
4 |
68 |
17 |
68 |
|
|
4 |
|
√ |
||
大学体育1 |
1 |
2 |
28 |
14 |
14 |
|
14 |
1 |
√ |
|
||
大学体育2 |
1 |
2 |
34 |
17 |
4 |
|
30 |
2 |
√ |
|
||
大学体育3 |
1 |
2 |
34 |
17 |
4 |
|
30 |
3 |
√ |
|
||
大学体育4 |
1 |
2 |
34 |
17 |
4 |
|
30 |
4 |
√ |
|
||
高等数学1 |
5 |
6 |
84 |
14 |
84 |
|
|
1 |
|
√ |
||
高等数学2 |
6 |
6 |
102 |
17 |
102 |
|
|
2 |
|
√ |
||
军事理论 |
1 |
2 |
36 |
14 |
28 |
|
8 |
1 |
√ |
|
||
选修部分 |
通识选修课设置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实行跨专业选修。 |
|||||||||||
以上必修915 时,43学分。选修128学时,8学分。 |
||||||||||||
注:非师范专业第7学期参加岗位实习,不安排课程。 |
||||||||||||
学科教育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线性代数 |
3 |
4 |
56 |
14 |
56 |
|
|
1 |
|
√ |
计算机导论 |
3 |
4 |
56 |
14 |
24 |
32 |
|
1 |
|
√ |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4 |
5 |
70 |
14 |
42 |
28 |
|
1 |
|
√ |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
4 |
4 |
68 |
17 |
60 |
8 |
|
2 |
|
√ |
||
离散数学 |
4 |
4 |
68 |
17 |
68 |
|
|
2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3 |
51 |
17 |
51 |
|
|
5 |
|
√ |
||
数据结构 |
5 |
5 |
85 |
17 |
55 |
30 |
|
3 |
|
√ |
||
数字逻辑 |
4 |
4 |
68 |
17 |
51 |
17 |
|
3 |
|
√ |
||
数据库原理 |
4 |
4 |
68 |
17 |
48 |
20 |
|
3 |
|
√ |
||
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 |
3 |
3 |
51 |
17 |
34 |
17 |
|
3 |
|
√ |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4 |
4 |
68 |
17 |
52 |
16 |
|
4 |
|
√ |
||
操作系统 |
4 |
4 |
68 |
17 |
52 |
16 |
|
4 |
|
√ |
||
计算机网络 |
3 |
3 |
51 |
17 |
51 |
0 |
|
4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路由与交换技术 |
2 |
2 |
34 |
17 |
|
34 |
|
4 |
|
√ |
|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 |
2 |
2 |
34 |
17 |
4 |
30 |
|
4 |
|
√ |
||
网络管理技术 |
3 |
3 |
51 |
17 |
39 |
12 |
|
5 |
|
√ |
||
信息与网络安全 |
2 |
2 |
34 |
17 |
10 |
24 |
|
6 |
√ |
|||
扩展课程(网络管理与安全) |
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6 |
√ |
|
|
密码学 |
2 |
2 |
34 |
17 |
34 |
|
|
6 |
√ |
|
||
路由算法设计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6 |
√ |
|
||
扩展课程(组网工程) |
网络存储技术 |
2 |
2 |
34 |
17 |
10 |
24 |
|
5 |
√ |
|
|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6 |
|
√ |
||
嵌入式系统应用 |
2 |
2 |
34 |
17 |
20 |
14 |
|
6 |
√ |
|
||
公共必选扩展课程 |
JAVA语言程序设计 |
4 |
4 |
68 |
17 |
34 |
34 |
|
5 |
√ |
|
|
网络程序设计 |
2 |
2 |
34 |
17 |
16 |
18 |
|
5 |
|
√ |
||
Python程序设计 |
2 |
2 |
34 |
17 |
20 |
14 |
3 |
√ |
|
|||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 |
4 |
4 |
68 |
17 |
34 |
34 |
|
5 |
|
√ |
||
专业英语 |
2 |
2 |
34 |
17 |
34 |
|
|
5 |
|
√ |
||
无线与移动网技术 |
3 |
3 |
51 |
17 |
34 |
17 |
|
5 |
|
√ |
||
人工智能 |
4 |
4 |
68 |
17 |
68 |
|
|
6 |
√ |
|
||
软件工程 |
3 |
3 |
51 |
17 |
34 |
17 |
|
6 |
|
√ |
||
物联网概论 |
2 |
2 |
34 |
17 |
34 |
|
|
6 |
√ |
|
||
接口与通信 |
2 |
2 |
34 |
17 |
20 |
14 |
|
6 |
√ |
|
||
移动智能终端开发技术 |
2 |
2 |
34 |
17 |
14 |
20 |
|
6 |
√ |
|
||
公共任选扩展课程 |
SQL Server数据库及其应用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3 |
√ |
|
|
多媒体应用技术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4 |
√ |
|
||
数学建模 |
2 |
2 |
34 |
17 |
14 |
20 |
|
4 |
√ |
|
||
电子商务 |
2 |
2 |
34 |
17 |
24 |
10 |
|
5 |
√ |
|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5 |
√ |
|
||
并行算法 |
2 |
2 |
34 |
17 |
34 |
|
|
5 |
√ |
|
||
工程制图与CAD |
2 |
2 |
34 |
17 |
14 |
20 |
|
5 |
√ |
|
||
图形与图像处理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5 |
√ |
|
||
三维动漫设计 |
2 |
2 |
34 |
17 |
17 |
17 |
|
6 |
√ |
|
||
计算方法 |
3 |
3 |
51 |
17 |
34 |
17 |
|
6 |
√ |
|
||
单片机原理 |
2 |
2 |
32 |
8 |
18 |
14 |
|
8 |
√ |
|
||
IP语音技术 |
2 |
2 |
32 |
8 |
10 |
22 |
|
8 |
√ |
|
||
以上必修981学时,57学分。选修496学时,31学分。 选修课程中的系列选修课程,共开设有2个系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每位学生必须选修系列1和2中的任1个系列内的所有课程和公共必选扩展课程中的所有课程。选修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为31学分。 |
十、实践教育课程安排表
模块 |
目标 |
项目 |
学期 |
周数或学时数 |
学分 |
要求 |
考核方式 |
织组单位 |
专业教育实践体系 |
专业实践实验能力 |
岗位实习 |
7 |
1个学期 |
12 |
必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毕业论文(设计) |
7—8 |
15 周 |
6 |
必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专业认证 |
7—8 |
不另计 |
3 |
选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企业实训 |
8 |
15 周 |
3 |
选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2 |
24 学时 |
1 |
必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3 |
24 学时 |
1 |
必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计算机导论》课程设计 |
1 |
不另计 |
不另计 |
必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
4 |
不另计 |
1 |
必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5 |
不另计 |
1 |
必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
7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移动智能终端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
7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JAVA语言程序语言设计》课程设计 |
5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考查 |
由系安排 |
||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
5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
由系安排 |
||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竞赛 |
1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
由系安排 |
||
网络程序设计竞赛 |
7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
由系安排 |
||
数学建模竞赛 |
5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
由系安排 |
||
学术报告及讲座 |
1—8 |
不另计 |
不另计 |
选修 |
|
由系安排 |
||
以上必修 22学分,至少选修 3 学分。 |
||||||||
综合实践体系 |
综合能力和素质 |
入学教育 |
1 |
1周 |
0 |
必修 |
考查 |
各系 |
军事训练 |
1 |
2—3周 |
1 |
必修 |
考查 |
军教室 |
||
形势政策 |
1—7 |
112学时 |
2 |
必修 |
考查 |
政教部 |
||
安全教育 |
1—8 |
32学时 |
2 |
必修 |
考查 |
政教部 |
||
劳动教育 |
1—8 |
1周 |
1 |
必修 |
考查 |
学生处 |
||
综合实践体系 |
综合能力和素质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1—8 |
38学时 |
2 |
必修 |
考查 |
各系与招就处 |
创业基础 |
6 |
32学时 |
2 |
必修 |
考查 |
各系 |
||
素质拓展 |
1—8 |
不另计 |
3 |
必修 |
考查 |
各系与教务处 |
||
以上必修13学分。说明:“素质拓展”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文体艺术等。 |
十一、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人才,这就要求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基本素质以及较好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自己特有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基础和关键。为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2001]4号文件、[2005]1号文件和[2007]1号和2号文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高等学校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教育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对高校在教学要求上,由“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到“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再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标准不断提高。学院连续出台多项举措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学院又提出在201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纳入“全程教学实践体系实施方案”,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系在办学实践中,一贯注重实践教学,在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具有较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向新世纪,计算机系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学院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多渠道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始终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思想,构建多渠道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次制订新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过充分酝酿讨论,一致认为应该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刻领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实践教学。
2.教学理念的形成和实践教学目标
无论从学科,从人才培养还是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分类的角度,本专业是一门以技术为主的学科,具有工科的特性。计算机系过去的改革已经使“教师教了什么”成功地转变为“学生学了什么”,现在又进一步地提升到“学生会做什么”。这也与“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这句西方名言表达的思想相吻合。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支撑下,确定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为: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初步的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按照“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体系”的思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模块设置为:专业教育实践体系和综合实践体系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环节,各教学环节均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内在统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
实践教学体系
4.实践教育课程安排
实践教学在时间安排上贯穿课内、课外和假期,整个四年不断线。在空间分布上延伸到实验室、各课外活动场所、实习基地乃至整个社会,具体安排如下。
年 |
学 |
项目(活动)名称 |
工作目的 |
时间安排 |
考核形式 |
责任单位 |
1 |
1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1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计算机导论》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5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2 |
大学英语竞赛 |
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
第8-9周 |
竞赛 |
公外部 |
|
大学语文作文竞赛 |
书面表达能力培养 |
第11-14周 |
竞赛 |
基础部 |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2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34学时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竞赛 |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培养 |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7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2 |
3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3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计算机应用技能竞赛 |
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 |
第5周 |
竞赛 |
计算机系 |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24学时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4 |
暑期实践 |
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 |
暑期3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4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
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 |
计算机编程能力培养 |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7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3 |
5 |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7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JAVA语言程序语言设计》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7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7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5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
数学建模竞赛 |
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
|
竞赛 |
计算机系 |
||
6 |
网络程序设计竞赛 |
网络程序设计能力培养 |
|
竞赛 |
计算机系 |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6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
《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7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移动智能终端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
课程提高 |
第1-17周 |
作品及报告 |
计算机系 |
||
4 |
7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7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岗位实习 |
综合培养岗位就业能力 |
一学期 |
顶岗实习 |
计算机系 |
||
8 |
毕业论文 |
综合能力训练 |
按学院规定执行 |
提交论文 |
教务处 |
|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8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
学术报告及讲座 |
了解前沿动态 |
|
讲座 |
计算机系 |
||
企业实训 |
实战能力培养 |
|
提交报告 |
计算机系 |
||
备注: |
1.各系依据相关要求和专业特点制定此表,可加页。 2.各系应依据《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学分管理办法》(院政字[2013]47号)等文件规定为学生记取学分。 |
十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想和特色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忻州师范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国家统一的《CC2010》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专业特点要求和本科教育培养规格设计的。在教育理念变革上,之前我们已经由 “教师教了什么”成功地转变为“学生学了什么”,本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再进一步地提升到“学生会做什么”。这也与“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这句西方名言表达的思想相吻合。方案设计以培养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为出发点,以知识、能力、素质为要素,突出重点,贯彻全程实践教学,大力倡导学生在学习、研究、探索过程中不断寻求“顶峰体验”,批判“遇事不要争强好胜”的中庸之道。着重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关系,形成了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切合自身实际、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科学具体,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选取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
由于本学科涉及计算理论、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三类问题的求解,也就是涉及科学、工程、技术三方面的问题。无论从学科,从人才培养还是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分类的角度,本专业是一门以技术为主的学科,兼有理科与工科的特性。因此,在此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较之以往方案有一个突破就是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中体现了工程教育的要求。本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知识、能力、素质为要素,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选取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
(二)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明显加强。
本方案特别强调了全程实践教学的贯彻与落实。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实践教学不断线,按照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和综合三个系列,设置了明确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选修课在内,共有9门专业课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实行实验室开放和优秀本科生导师制等制度,强化实践、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整个方案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内在联系。
(三)四种关系处理得当,资源利用充分,可操作性强。
方案设计注意处理好四种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关系。理论教学重点加强核心课程和骨干课程,实践教学加大力度,规范课程实验,强化课程设计,大力贯彻全程实践教学;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在选修部分不贪大求全,突出重点,强化应用,注重实效。努力体现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广泛性与复合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统筹考虑,有机结合,根据培养规格和课程要求既注重通识教育,又强调专业教育,在学时分配、课程要求和教学手段上有所突出、区别;在注重课内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如开放实验室、举办各类竞赛,设置课程设计等等。方案中详细制订了“课程教学进度表”、“实践教育课程安排表”和“全程教学实践体系实施方案”,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可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本方案教育理念较先进,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科学具体,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各种因素处理较得当,可操作性强,较好的体现了“注重通识性,强化实践性,培养创造性”的思想。
十三、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
教 材:《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内容简介:主要内容有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教 材:《线性代数》(第二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内容简介:主要内容有行列式、方程组解的结构、矩阵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二次型、线性空间及线性变换。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
教 材:《离散数学》,屈婉玲、耿素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与布尔代数、图论等内容。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Computer Introduction)
教 材:《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第二版),董荣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内容简介:该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术语、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计算机中的数制与运算基础、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一些典型的算法基础、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库与网络基础理论、职业责任与职业道德等。
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ique)
教 材:《电工学》(第三版),唐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内容简介:介绍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High Programming Language)
教 材:《C语言程序设计》,王建国、邹显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解的内容有: 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数组的基本概念,灵活运用数组编写程序;内、外部变量、动静态变量、内外部函数等概念,函数调用方法;指针概念,指针与数组的关系,运用指针编写程序;结构体、共用体的使用方法,运用结构体共同体解决相关问题。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
教 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
内容简介:课程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形成、发展、功能、特性、类型和发展趋势;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操作系统与其它系统软件的关系;进程的概念、进程的状态和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进程的管理;顺序程序设计和并行程序设计概念、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同步机构应用、进程间通信;调度的层次和作业状态转换,作业的调度、进程调度、调度算法;死锁问题的提出、死锁的必要条件、死锁的预防、避免、控制和恢复;固定分区、可复分区、多重分区内存管理技术以及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分页域、分段域、段页式存储管理技术、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分页域、分段域、段页式虚拟存储管理。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教 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内容简介: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及其之间关系与操作的学科,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计算机学科中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运算操作;熟悉这些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基本应用;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
教 材:《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将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因特网的演进等内容。本课程将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反映出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突出以TCP/IP协议族为核心的一些常用网络协议以及一些网络新技术的介绍。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
教 材:《数字逻辑》(第二版),毛法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内容简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以及逻辑器件等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从分析和设计的角度研究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其中,时序逻辑电路又包括同步时序和异步时序两中电路;之后对系统中常见的一些集成部件,如译码器、计数器、寄存器等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从整体角度介绍数字系统,使学生初步了解用一些基本元器件设计一个简单数字系统的过程。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
教 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内容简介: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以层次结构的观点,以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为主线,讨论了计算机的一般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大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方法及互联成整机的技术。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
教 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萨师宣、王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内容简介:数据库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以关系数据库为重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本课程配有上机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掌握SQL定义功能、SQL操纵功能及SQL数据控制功能,进而能熟练掌握SQL SERVER对数据库的管理和操作。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Computer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教 材:《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吴学毅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内容简介:网络系统集成过程,网络需求分析,投标过程,逻辑方案设计,物理方案设计,交换器、路由器、服务器、防火墙的选购与配置,网络系统测试、验收和维护等。
课程名称:网络管理技术(Net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y)
教 材:《计算机网络管理》,雷震甲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介绍如何通过各种工具完成网络管理,发生故障的时候如何处置,如何抵御网络攻击,如何监控网络运行状态等。